□邵方超 刘帅 张兆友
谈起有效投资,此前央媒一篇报道中提及的两件小事,颇耐人寻味:
第一件事,是有关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一个平时静悄悄的业主微信群,因一条小区内要加装充电桩的消息,热闹起来,不少业主开始交流购车信息。安装充电桩,满足了群众充电的需求,拉动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这种投资,既有合理回报,带动了消费升级,还增强了人们的幸福感,可谓有效投资。
(资料图)
另一件事,有关小区内的人行道。几年来,人行道虽略有破损,但并不影响走路,只因之前的地砖型号没有了,便翻修了整条路。更换人行道砖,工人、地砖厂家、工程车队都有钱赚,但并没有满足人们的升级需求,对幸福感的提升也不明显。如能精准修缮破损地砖,减少资源浪费,才更符合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这两件事客观上都扩大了内需,都拉动了投资,但效果却有明显差异。通过人们对充电桩和人行道砖的不同感受,或许能更容易理解什么是有效需求、有效投资。
6月28日至30日,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现场观摩,聚焦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一路走进菏泽、聊城、泰安,检验工作成效,总结经验做法,查摆解决问题。
这次观摩的三市,虽地处山东中西部,经济相对欠发达,但集中亮相的18个重点项目,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让人眼前一亮。
有的规模体量大。像菏泽现代医药港、石横特钢特种建筑用钢、泰山新闻出版小镇3个项目,投资均突破百亿元,一个项目就能形成一个产业集群。
有的行业竞争力强。像波米芯片封装材料项目,打破国外垄断、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
有的生态底色足。像东明石化100万吨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通过改进工艺技术,高端烯烃产品能耗较同类产品降低10%。
有的融合水平高。像泰山玻纤智慧生产线项目,采用“5G+工业互联网”技术,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典型。
可以说,这次观摩集中展示了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积极进展,诠释了扩大有效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有效”是投资的灵魂。实践证明,一个牵引性强的投资项目,往往能带来一条产业链、一个产业集群,有着“一子落、全盘活”的效应。
新形势下,如何扩大有效投资?关键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聚焦“往哪投”,找准并把握好投资方向,提高投资精准性有效性,实行“精准滴灌”,决不能再搞“大水漫灌”。
从当前看,山东适合投资的具体领域很多,比如基础设施、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能源建设等,各地要根据各自发展实际和产业基础优势,在重点领域内找准投资方向,以有效投资推动和牵引高质量发展。
从长远看,要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聚焦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积极谋划创新驱动项目、不断满足人民新需求项目、新领域新赛道新模式项目,努力使一个个项目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
扩大有效投资是一项系统工程,“谁来投”“怎么投”往往影响有效投资的进程、质量和成色。
聚焦“谁来投”,着力拓展投资主体,就要创新思路方法,千方百计激活民间投资,多措并举招引外来投资,精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坚持多条腿走路,着力拓宽多元投资渠道,不断完善扩大投资机制,充分激发各类投资主体活力。
聚焦“怎么投”,创新完善保障体系,就要加大要素保障力度,提升产业平台承载能力,完善项目建设全链条服务体系,全力把项目建设各环节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形成加快推进有效投资的强大合力,促进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出,今天的投资力度就是明天的发展速度。
当前,从“三驾马车”来看,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消费恢复基础尚不稳固,投资的重要性、有效性更加凸显。全省上下一定要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投资扩量增效,激发抓项目扩投资强招商的浓厚氛围,以有效投资夯实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基础,努力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