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且相对固定的个性,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所表现的态度、行为可能会不一样,但在这些不同的行为表象的后面,作为个体的那个真实的"人格",也就是俗话说的"个性",是始终稳定,且具有明显倾向性的。
一般说来,人们习惯认为,一个人变成什么样子,是因为他遇到了什么事情。但事实上,决定我们每个人的理念和行动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我们对事实的看法和理解。
譬如说,同样的一件事情,甲这么看,似乎很有道理,乙与甲的意见完全不同,似乎也能很有道理。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看到的事实部分来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寻找自己的最佳方案,并由此形成自己的个性模式,也就是人格。
【资料图】
对儿童心理缺乏了解的父母,以为"管教孩子"的诀窍就在于掌握一些按钮似的开关技巧,一按这个按钮,就打开或者关上孩子的某个行为,因此网上到处可以看到"孩子不吃饭怎么办""孩子不写作业怎么办""孩子早上不起床怎么办"的便捷答案。
但是事实证明:不结合儿童成长的具体环境,孤立地来寻找儿童某个异常行为的解决方案,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掩盖甚至加剧孩子的错误认知,造成更糟糕的结果。
01 人格的统一性以及四种主要生活风格
一个从小在家受宠的独生子,到了学校后就可能出现一系列问题:不能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上课捣乱,捉弄同学等等。
如果按照单个行为来做推理,孩子不能完成作业,就可能被认为笨,上课捣乱就可能被认为是挑衅老师,捉弄同学就可能被认为心怀恶意,品性不良。如果沿着这个思路,学校就应该对这个孩子严加管束,管束不了就只能要求家长领回去,不许孩子上学了。
可是,如果我们以"人格"来看这个问题,答案可能就不一样了。
孩子之所以有这些问题,是因为他的能力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而是一直处在一个被照顾的状态里,因此缺乏独立的能力;另一方面,他又习惯于被关注,需要随时随地有人注意他,当感觉被忽略时他就以不守纪律、捣乱、捉弄同学这些令人讨厌的方法引人注目,哪怕因此引来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
这个孩子所有不当行为的根源,是在于他有一个错误的人生目标:他在学生的年龄,却希望像婴幼儿一样被无微不至地照料。
理解了这个,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就知道应该怎么去做了:
不是要去制止和惩罚孩子的行为,而是给予他理解和鼓励,帮助他逐步学会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提升自己的自理能力,帮助他用正确的方式来吸引别人的关注,争取自己的存在感;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年龄和成长的需要,正确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是惩罚,而是鼓励和具体的帮助,才能让孩子有勇气去改变,逐渐成长。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中把人格分为四种不同的生活风格,而孩子在五岁左右,就已固定了自己的风格:
1、 支配-统治型。
这是特别霸道的一个类型,对身边的人有强烈的支配和统治欲望,需要通过控制别人来体现自己的强大和自身价值。这种类型的人缺乏社会意识,很少顾及别人的利益,不惜利用或伤害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2、 索取型。
与支配-统治型相比,这种类型的人相对被动,他们更习惯依赖别人照顾他们,而很少自己努力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3、 回避型。
这种生活风格的与索取型有一点相似,就是同样不去面对自己生活里的问题,缺乏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
4、 社会利益型。
这种生活风格的人能真实自信地面对生活,勇于解决自己的问题,也善于与别人合作,他们有强烈的社会意识,会积极主动地为社会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是阿德勒认为最合格的社会公民。这种类型的人常常生长于良好家庭,家庭氛围友善开明,家庭成员间相互帮助、支持,人与人之间彼此理解和尊重。
在上述四种生活风格中,我们不难看出,只有第四种才是符合社会需求的,前三种生活风格的孩子,都可能成为问题儿童。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去帮助前三种生活风格的孩子呢?
02 "问题儿童"产生的原因以及矫正方法
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这个道理在孩子的成长中很适用:健康的孩子都是相似的,有问题的孩子各有各的问题。
儿童的成长自有其规律所在,而产生问题儿童的主要有三个原因。
1、由于生理因素或家庭环境让孩子形成了强烈的自卑感。
人自出生起,本能地不断追求发展和优越感,因为本身不够完美,就形成了自卑感。
在儿童的成长经历中,导致自卑感产生的原因很多:儿童与成人相比,处于体型和力量上的劣势;而在儿童之间,疾病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身体缺陷,外貌、体格的差异,兄弟姊妹之间的竞争,贫穷,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这些都可能引发儿童的自卑感及不安全感。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一是自我感觉脆弱的儿童为了躲避自卑感,常常会用错误的方式来争取优越感;二是家长不恰当的引导也可能把孩子带入过度追求优越感的误区。
为了消减自卑感,有些孩子采取自暴自弃的方式,有些孩子则用捣乱、不合作的方式。为了避免做错事情被嘲笑,他们宁愿什么都不干,躲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很有可能形成索取型或回避型人格的问题儿童。
另外有些孩子为了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就会用矫枉过正的方式追求优越感。这样的孩子会显得特别野心勃勃,对优越感的过度渴望会让他产生嫉妒心,对竞争对手表现出恶意和仇恨,甚至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犯罪特征。这些孩子可能形成支配-统治型人格。
家长对孩子过高的期望,也是孩子的成长风险之一。如果家长过分期望孩子出人头地,并因此过度鞭策孩子,时间一长,孩子或者因为无法达到目标而自暴自弃,或者因为要竭尽全力而精疲力竭,形成身心创伤。
无论是因为孩子本身还是因为家长引导不当而形成强烈自卑感的孩子,如果不予以矫正,他们都将一直活在别人的评判中,渐渐失去对自我的主导。
2、父母或主要养护人对孩子过分的溺爱。
对孩子的溺爱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在物质上过多满足孩子的需要,在精神上对孩子过于顺从。
在物质上过多满足孩子的需要,表现为不设限制地给予孩子各种礼物、特权,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让孩子像皇帝一样,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态度,变得自私自利,缺乏与人合作的能力,且富于攻击性。这样的孩子往往是索取型人格和支配-统治型人格的结合体。
这种过于溺爱的教养方式因为没有正当的途径让孩子应对挑战,提升能力,孩子会在这种寄生虫式的生活中变得消极、被动,感觉无聊,对他人冷漠。因为不知道克制欲望,当欲望不能被满足的时候,就格外难以接受。
3、父母对孩子的忽视。
依恋理论表明: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不仅仅是提供饮食,要使孩子健康成长,还要为孩子提供身体的抚触、情感的交流与陪伴,让孩子确信父母始终能保护自己的安全感。
被忽视的孩子是很难有安全感的。无法给孩子陪伴和关爱时,孩子就感觉自己是一个完全没有价值的人。这些孩子会让自己变得对什么都满不在乎,带着一副消极冷漠的面具,拒绝和任何人建立亲密关系,在情绪激烈的时候,他们会暴跳如雷,不计后果,自残甚至自杀。
被父母拒斥的孩子也一样。他们被父母视为累赘和负担,在被厌弃中战战兢兢地生活。这些孩子容易心怀怨恨,不相信任何人,所有促使他们上进的劝告都会被解读为对他们的束缚与压制,不管成人说什么,他们都竭尽所能地反抗,同时嫉妒其他拥有幸福童年的孩子。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向上成长的生命本能。父母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获得自信与尊严,就如同把一些在一个果园摘不到果子的孩子,引入到另一个他能摘到果子的果园,让他去摘取他能拥有的收获,才会实现他自己的人生目标。
03 如何引导儿童形成良好的人格
阿德勒认为,除开智力因素之外,社会情感发展状况是对人格构建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儿童期尤其如此,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发展和成长,决定了他成年后在群体中的生存状态。
家长想要帮助儿童发展好的社会情感,形成健全的儿童人格,可以从四个方面引导孩子。
1、 发展积极的自我观。
注意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让孩子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能自己处理好自己的事情的。
譬如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在评价孩子的行为时,多从鼓励的角度肯定孩子的优点,避免过多的批评,那样只会造成孩子的怯懦和退缩。
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还需要避免过多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优越感,以免孩子产生依赖心理。性别角色也是孩子的自我接纳中的重要部分,父母需要通过言传身教来引导孩子认可和喜欢自己的性别角色,避免孩子形成对自己性别的排斥、抗拒。
2、 发展积极的困难观。
培养和保护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父母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些适当的挑战,引导孩子克服困难,争取自己想要的结果。要注意的是,这些挑战要符合孩子的心智成长特点,既不太难,也不太容易,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热情,提升孩子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父母不要把孩子当成可以操控的木偶,而是要允许和鼓励孩子尝试创新,哪怕因此会失败。能够面对困难、恰当处理挑战的孩子,一定会发展出耐心、恒心、坚韧、细致的优点,成长为一个有力量的人。
3、发展积极的他人观。
注意培养孩子对社会、对人类、对环境的关怀,鼓励孩子关注和理解他人,引导孩子设身处地地从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和想问题。
譬如鼓励孩子帮助同伴,养成乐意分享的品质,帮助孩子建立公平规则和边界意识,教给孩子与人合作的方法,在合作中乐于接受自己的公平份额,不要挑起恶性竞争,警惕孩子思想中自私、贪婪、冷漠、偏见的苗头。
4、 发展积极的异性观。
在孩子对自己的性别角色认可和接纳的同时,也能深刻地理解和认可异性,对异性有好感和亲近感,不贬损和排斥异性,不与异性刻意拉开距离。
在儿童社会情感的培养发展中,母亲是至为重要的因素。孩子在家庭中与母亲的关系,会形成将来与他人关系发展的基础,如果母亲采取信任和积极的态度与孩子互动,给予孩子积极恰当的引导,孩子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兴趣,建立健全的人格。
虽然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爱孩子的方式不一定都是对的,当爱孩子的方式错了, 过火了,给孩子带来的往往就是伤害而不是爱。
用爱灌以正确的社会情感,孩子才会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以独立的人格、正确的方式面对社会,这也是我们能给孩子成长带来的最大意义所在。
你找到孩子的人格风格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