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三字经》提炼了早期儒家的纲常伦理思想,化用了孟子的“五伦”学说,以数字“三”引出了人伦“三纲”说,真可谓匠心独运。
(相关资料图)
何谓“纲”?
《诗·大雅·棫朴》曰:“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勉勉我王,纲纪四方。”
《吕氏春秋·离俗览》中有更为明确的阐述:“用民有纪有纲,壹引其纪,万目皆起,壹引其纲,万目皆张。”
纲,是渔网上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指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把网上的大绳子提起来,所有的网眼就都张开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环节,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
“纲”的理念太自然了,以至于先秦诸子大多根据这个原理来制定自己的主张。关于人伦关系,孔子有两次谈到。
一次,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说这段话是有独特的背景和语境的。因为齐景公向孔子询问的是治国的方法,所以,孔子就顺着他的问题答道:以君为君、以臣为臣、以父为父、以子为子,不僭越、不乱位、不乱为,这样各司其职、各尽其本,国家就可以治好了。
另一次,在谈到家人的关系时有一段话。孔子解读《周易》古经关于家庭成员关系的问题,作彖辞曰:“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孟子对孔圣的“五伦”道德规范作了一个总结性表述。他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将孔子的“仁爱”思想具体化,为后世儒生提出“三纲”说夯实了深厚的思想土壤。
早期儒家的道德伦理观,言辞简单朴素,哲理却那么深邃。
“三纲五常”说则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从宋代朱熹开始,三纲五常连用。
“三纲”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原则和观念,被写进封建家族的族谱中,起着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
《三字经》所推崇的是原生态的活泼泼的生发着人性光辉的“三纲”。
这“三纲”里有古圣之教诲,是为人处世之正道,有生活幸福之奥秘,家国安宁之密钥。对“三”这个伟大的“数”的认知,不只是要知道天地人“三才”,也不只是知道日月星“三光”,更要知道古圣先贤的人伦“三纲”,这些道理,从小要知要学,长大后可以学以致用。
于是,《三字经》将前人的人伦纲常理念总结提炼为九个字的“三纲”说,即“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君臣义”,就是君臣之道要守之以“仁与义”;“父子亲”,就是父子之道要守之以“敬与亲”;“夫妇顺”,就是夫妇之道要守之以“和与顺”。
《三字经》中的“三纲”,讲的是君主和臣子之间的关系要公正合宜,父母和子女之间要相亲相爱,丈夫和妻子之间要和睦相处。
孔子说得没错,孟子说得没错,朱熹说得也没错。在中国古代社会,“三纲”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强调臣子、儿子、妻子对君主、父亲、丈夫要绝对服从,这在今天看来,无疑是极不合适的。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后世遭到了“恶搞”,原本基于人性人情基础之上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变得不讲天性、不讲人情、不讲人伦,一步一步地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极力强化君权、父权、夫权的至上性和绝对性。封建社会的“三纲”变异后,成为阻滞社会发展的腐朽道德。
《三字经》把“三纲”概括为“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相对而言,较为公允合理。但它仍以“三纲”冠之,意味着仍是认同臣子、儿子、妻子对君主、父亲、丈夫绝对服从的理念,这是那个时代的烙印,可在今天看来,无疑是极不合适的。
在今天,“父子亲、夫妇顺”仍是值得提倡的。至于“君臣义”,因为现代社会已无君臣关系,当然就必须摒弃了。不过,要是把它应用于上下级之间,要求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要公正合宜,应当也是有其价值的。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季云
流程编辑:u028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