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张灵霄 曾仰琳
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问题,是近年来监管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
(相关资料图)
过去一年,金融领域有哪些风险值得消费者关注?哪类问题被多次提及?时值“315消费者权益者保护日”前夕,界面新闻记者对过去一年银保监会及各地银保监局发布的风险提示进行梳理。
界面新闻记者据银保监会官网统计,2022年3月15日以来,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发布的101条风险提示,涉及贷款、新型诈骗、非法代理退息退费等领域。
其中,房贷相关风险最引人关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前还贷涉及的违规转贷问题,二是房贷综合保险“全额退保”。
违规转贷有四大风险
近期,提前还房贷再掀热潮,提前还贷背后涉及的违规转贷问题不容忽视。
早在2022年12月,银保监会消保局就指出,近期一些不法中介,向消费者推介房贷转经营贷,宣称可以“转贷降息”,诱导消费者使用中介过桥资金结清房贷,再到银行办理经营贷归还过桥资金。随后,江西、辽宁、广西等多地银保监局陆续发布了九条有关的风险提示。
银保监会消保局提醒消费者,这种将房贷置换为经营贷的操作隐藏着违约违法隐患、高额收费陷阱、影响个人征信、资金链断裂、侵害信息安全等风险。
风险一是违法违规风险。
广西银保监局介绍,市场上的“转贷降息”操作模式,主要为使用中介提供的过桥资金结清房贷,再申请经营贷、信用贷等归还过桥资金。而根据相关监管规定,经营贷须用于生产经营周转,不得违规用于购房、结清房款、偿还其他渠道垫付的房款。
“如果消费者未按贷款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可能被被提前收回贷款,并需承担违约责任。”广西银保监局提醒道,若贷款不能准时偿还,还会被罚息,影响个人征信。
江西银保监局则提醒,经营贷转房贷背后隐藏的法律风险。银行发放的的经营贷款,主要用于满足个体工商户或小微企业的临时性周转资金需求。银行须对借款主体资质审核,对工商注册、企业经营、纳税情况等各类信息进行交叉验证,不能向无实际经营的空壳个体工商户、企业发放经营用途贷款。
江西银保监局进一步指出,如借款人是没有真实经营背景的消费者,却伪造经营资料、经营流水,将涉嫌以欺骗手段获取银行贷款,情节严重的,将被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据界面新闻此前报道,已有借款人被银行起诉要求提前还款,要求借款人在10日内偿还本金万元及利息、罚息、复利。
风险二是高额收费陷阱。
广西银保监局在风险提示中指出,贷款中介以所谓的“优惠贷”、“无抵押贷”、“当天贷当天放款”等虚假服务宣传,诱骗消费者从各类网络平台申请贷款或以民间借贷方式提供过桥资金,产生垫资过桥利息、服务费、手续费等高额费用,实际综合成本可能超过银行房贷利率,个别不法分子甚至骗走消费者的贷款。
银保监会消保局表示,即使最终申请经营贷失败,消费者仍将被中介要求承担上述各项高额费用,同时还将承担高息过桥资金的还款压力。
风险三是资金断裂风险。
广西银保监局表示,提前还款需要短期内筹措较大一笔资金支出,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扰乱了消费者个人及家庭财务安排。此外,经营性贷款和消费贷款属于短期贷款,期限一般为1-3年,利率浮动大,贷款成本不确定性增加,而且需要满期后办理续贷手续。
广西银保监局进一步指出,如若消费者续贷审批不通过,不仅要额外筹措资金结清贷款,造成资金链断裂,还会产生逾期还款不良征信记录,影响日后个人金融业务的申办,甚至可能引发较长时期内的财务困境和其他债务风险。
风险四是侵害信息安全。
银保监会消保局表示,消费者选择“贷款中介”的“转贷”服务,需要将身份信息、账户信息、家庭成员信息、财产信息等相关重要信息提供给中介。部分中介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后,为谋取非法利益可能会泄露、出售相关信息,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权。
此外,辽宁银保监局则对“信用贷还房贷”的行为警示道,信用贷虽无需提供抵押物,申办流程简单,放款速度快。但信用贷款与其他贷款业务相比利率较高,无形当中增加还款负担。若信用贷款不能准时偿还,还会收取高额罚息。不仅如此,还会产生逾期还款记录,不良征信记录将会影响日后个人金融业务的申办。
房贷保险“全额退保”存三大误区
在涉及房贷的风险提示中,房贷综合保险的退保骗局同样值得关注。
广西银保监局在风险提示中指出,2022年9月,一些社区微信群、短视频账号声称,买房时购买的房贷综合保险可以“全额退保”,交一些“手续费”或“咨询费”还可代办退保。
对此,广西银保监提醒,房贷综合保险“全额退保”存在三方面误区:
误区一是房贷综合保险的保障主要为银行受益,与被保险人没有关系。
房贷综合保险全称“个人住房抵押综合保险”或“个人抵押贷款房屋综合保险”,房贷综合保险一般有两方面的保险责任:
一是房屋因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损失时,损坏部分的修缮费用可以由保险公司进行赔付;二是借款人因意外事故导致伤残或死亡失去还款能力,无法继续履行偿还银行贷款责任时,保险公司可以代为偿还贷款。
广西银保监局指出,房贷综合保险作为财产保险的一种,不仅仅只是银行受益,对购房者也具有重要的风险保障作用。建议消费者根据自身风险保障需求,衡量是否需要退保。
误区二是个人无法提起退保请求。
“代理退保”的个人或组织通常不具备法律从业资质,常以“个人无法提起退保请求”为理由诱骗消费者委托其代理退保,并要求提供身份证、保单、银行卡、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敏感隐私信息及金融单据,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甚至被非法代理人截留账户资金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广西银保监局提醒,建议消费者如有退保需求,可向相关保险机构提出申请并办理退保事宜。同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要将银行卡、身份证、保险合同等重要单证轻易转交他人,以免被非法使用,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如果受到不法侵害,应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误区三是通过向监管部门反复投诉即可全额退保或超额退保。
非法代理退保的个人或组织通过怂恿、诱导消费者向监管部门频繁投诉贷款银行或保险机构,甚至捏造事实、伪造证据,逼迫保险机构违反合同约定“全额退保”或“超额退保”,扰乱了正常金融经营秩序,面临寻衅滋事等法律风险。
广西银保监局表示,根据《保险法》相关规定,保险责任开始后,投保人要求解除合同的,保险人应当将已收取的保费,按照合同约定扣除自保险责任开始之日起至合同解除之日止应收的部分后,退回投保人。
广西银保监局建议,消费者对保险产品如有疑问、需要进行服务咨询的,可以拨打保险公司统一客服电话。发生消费纠纷的可以向当地保险行业协会申请调解。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依法维权,对虚构事实、伪造证据材料等行为要坚决说“不”。